股票炒股配资 迷你饮料卖疯了,1.25亿独居青年:“配享太庙”
今日话题 股票炒股配资
字数:2100阅读时间:5min
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,迷你款饮品的风靡,与近年来日益壮大的单身经济浪潮密不可分。
“知道”(nz_zhidao)跟你谈谈,为什么迷你饮料开始流行。
▼
(IC photo/ 图)
一段时间以来,消费领域刮起了“迷你风”,从迷你冰淇淋到掌心大小的薯片包,从迷你Labubu到一口量的甜品杯……大有“万物皆可迷你”的架势。
最近,这股迷你风也刮到饮品领域。
100毫升(100ml)或125毫升的果汁、茶饮或啤酒,这些看似“不够喝”的规格,成了年轻人追捧的新时尚,感觉前阵子大瓶装才风行一时,怎么如今饮品开始流行迷你款了?
饮品各种规格非“随意“
走到商超的饮品区,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规格的饮品,然而,规格并不是随意定的,而是“约定俗成”的结果。
小型容量的饮品,指300毫升以下的饮料规格,常见的有150毫升、200毫升、250毫升和300毫升等。
小型容量多见于高能量或功能性饮品,少量即可提供所需能量或成分,避免过量摄入,或者一次性摄入太多腻味。
比如很多人每天早上都会喝一瓶250毫升的瓶装牛奶,而儿童饮品通常采用150毫升的小规格,因为孩子的食量比较小。小瓶饮品体积较小,易于携带,适合放入背包、手提袋甚至口袋中,不会造成负担。
中型容量介于350毫升至600毫升之间,350毫升、500毫升和600毫升是常见的规格。
中型容量是许多主流饮料的首选,如矿泉水、碳酸饮料、果汁和茶饮。它符合大多数成年人的少量多次的引用需求,也能满足较长时间的需求,例如户外活动或工作间隙。瓶装矿泉水的标准款式是550-570毫升,外出活动带一瓶,能随时饮用,也不会太重。
大型容量超过600毫升,常见的有1升、1.5升、2升等规格。从产品类型看,碳酸饮料、饮用水和果汁常有大型容量,比如可口可乐、百事可乐的经典大瓶装都是1.25升,适用于多人共享的场景,例如家庭聚会或户外活动。
饮品不同规格的设定,并非厂家“一拍脑袋”就决定的,它是消费习惯与工业化生产之间长期磨合的结果。
从消费心理来看,不同规格其实对应着不同的需求场景和情绪感受。小瓶装小巧、可控,适合尝鲜或特定时段补充能量,不会给身体造成很大负担;大瓶则满足多人场合或储备需求,算下来单位成本也是最划算的……这种心智定位是经过多年市场反馈慢慢固化下来的。
厂家的流水线生产也不允许规格随意调整。饮料生产靠的是成套的灌装设备,比如灌小瓶牛奶的机器,模具尺寸、灌装速度都是按250毫升的规格调好的,要是突然想做个280毫升的,就得重新做模具,还得停掉生产线调整机器参数,不仅要花不少钱,还会耽误生产。
包装材料也有讲究,像常见的塑料瓶,500毫升、1升的瓶子,材料厚度、瓶身形状也都是算好的,不会太脆容易碎,又能少用点塑料节省成本……所以,从生产端看,规格的统一和标准化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,方便生产管理,也利于仓储和物流堆叠。
迷你款走红的背后
就跟此前各种规格的饮品一样,迷你款也是市场需求与工业效率平衡的产物。
迷你款的流行并非工厂凭空创造再强推给消费者的结果,它更多是先从市场需求中萌芽,厂商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变化,才逐步调整生产线、优化模具和包装设计,最终形成了稳定的供给。
迷你款将规格下探至200毫升以下更极致的区间,100毫升、125毫升和200毫升是常见的迷你规格。在以前,迷你款主要是适用于儿童饮品,而今它已经向成人饮品广泛蔓延,比如200毫升的可乐、100毫升的果汁。
消费者怎么就爱上了迷你款呢?
不难发现,率先推出迷你款的饮品主要是一些含糖量高、热量高的饮品。在健康饮食的大趋势下,很多年轻人对这类含糖量高、热量高的饮品很纠结,既想尝尝那股甜劲解解馋,又怕一不小心摄入太多糖分、热量,回头又担心影响健康。
迷你款把这个矛盾给化解了——100毫升的果汁,糖分比常见的250毫升小瓶少了一半还多,200毫升的可乐比500毫升瓶装的热量少了一大半……喝的时候不用反复算今天超标没,轻松就能满足口腹之欲。
不仅如此,迷你款以极低的成本和风险,给爱尝鲜的消费者提供了一次试错的机会。面对市场上层出不穷的新口味、新品牌,很多消费者既充满好奇,又担心踩雷,比如偏酸、偏甜或者有奇怪的调味,大瓶装扔了可惜、放着又占地方,反而让人纠结要不要买。
迷你款就像一份精致的饮品样本,降低了消费者的决策成本,比如看到便利店新上的荔枝味气泡水,买一小瓶100毫升的试试,好喝的话下次再买大瓶,不好喝也只花了几块钱,完全不影响心情——它让尝试新品变得毫无压力,甚至成为一种充满惊喜和乐趣的消费体验。
而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,迷你款饮品的风靡,与近年来日益壮大的单身经济浪潮密不可分。
数据显示,我国一人户家庭已超过1.25亿户。单身人口的规模不断扩大,单身经济已经成为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,统一的、标准化的家庭装消费模式不再适用于所有人。
在饮品消费领域,单身人群无需兼顾家庭共享,更侧重一人食。
传统大包装饮品开封后,往往因饮用周期过长导致口感变差、新鲜度下降,甚至出现喝不完被丢弃的情况。迷你款的单次饮用容量,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,单身消费者也没有浪费或储存等方面的困扰。
不仅如此,迷你款小巧玲珑的包装设计,往往比常规产品更具时尚感和趣味性,无论是放在通勤包里还是握在手中都格外轻松方便,精致可爱的外观也更能戳中年轻人的审美喜好,让喝水喝饮料这件小事也增添了一份愉悦和治愈。
完全可以预见,随着单身群体的持续壮大和个体化消费需求的深化,迷你款的趋势会不断加强,并更普遍地渗透到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,届时就真的是“万物皆可迷你”了。
消费者选择迷你款时,唯一需要注意的或许是价格。
每瓶迷你款的定价尽管是各种规格中最低的,但若平均下来,其单位容量(每100毫升)价格高于其他规格。饮品的价格并非只由内容物的成本决定,包装、物流、营销等环节共同构成了总成本,迷你款的内容物是减少了,但其他成本下降并非同比例缩减,假设一瓶250毫升的果汁卖5元,一瓶125毫升的同款果汁就得卖3元。
所以,是否选择迷你款,还得看看消费者的用量。如果只是想单次解解馋、尝个新,迷你款就特别合适,如果一次性或者短时间内喝两三瓶迷你款才够,那就别执着于迷你款了股票炒股配资,选更常规的规格更划算,也更环保。
亿赢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